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都立冬了 怎么全国还有多地气温超30℃? 正文
时间:2025-11-06 20:51:01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今年11月7日立冬以来,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,不降反升,气温大幅偏高。下图中颜色越红表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越明显。 11月14日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江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
今年11月7日立冬以来,都立冬全地气我国大部地区的国还气温,不降反升,有多攀枝花市某某机床铸造维修站气温大幅偏高。温超下图中颜色越红表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越明显。都立冬全地气

11月14日云南、国还贵州、有多广西、温超湖南、都立冬全地气广东、国还海南、有多攀枝花市某某机床铸造维修站福建、温超江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℃,都立冬全地气仿佛还是国还盛夏的景象。广西、有多海南、湖南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了当地11月最高气温纪录,比如广西桂林最高气温32.6℃。

通常立冬节气前后,应该是我国气温下降最快的时段,为何今年立冬后反而变得更热了?
主要有两个因素:一个是中高纬度环流平直,冷空气弱,难以大举南下;另一个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,其自身带来暖热的同时,推动更多的暖空气进入我国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,形成了气温异常偏高,反向回暖。
具体来看,近期在中低纬度,副热带高压范围庞大,控制了阿拉伯海-印度-中南半岛-我国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、台湾以及南海-菲律宾和西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。比常年同期大了很多。
副热带高压,对于南方的朋友应该不陌生,我国南方夏季7—8月盛行高温,通常就是这个系统导致。因为在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,利于晴热天气的出现。并且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侧边缘,还会有大量暖空气北上。
与此同时,在中高纬度,等高线基本都是东西走向,气象专业术语叫环流平直。通常500百帕的大气环流,对地面的天气系统形成引导作用。这样平直的西风带,导致的结果就是,地面的气团几乎都是自西往东“横着走”,这就不利于冷空气的蓄积增强,而且也缺少了南下的动力。
通常强冷空气和寒潮出现的前后,中高纬度往往会出现大的槽脊,也就是等高线有明显的南北走向。这样地面冷空气,不能通畅地向东走,如同在河流中建了个大坝,把水蓄积起来,等环流调整,大坝开闸放水,冷空气就会倾泻而下,形成寒潮天气(下图为《天气学原理和方法》中给出的经典寒潮形势)。

而近期如同小河流水,冷空气攒不起来,主要骚扰偏北的新疆、内蒙古、东北三省。而南方基本没有受到冷空气的侵扰。
因此叠加了以上两个因素,暖空气势力强、冷空气势力弱,导致我国大部地区立冬后气温明显偏高,尤其是在南方,立冬时节热得像立夏。
不过近期天气形势将出现变化,强冷空气率先影响西北地区,16—18日强冷空气会东移南下,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风、降温、降水天气过程。多地的气温将从大幅偏高回到正常甚至短暂偏低的水平,并且还会创立秋后气温的新低,气温的最低点大多在18—19日前后。这股冷空气过后,我国气温还会小幅回升。
但冷空气随后可能继续憋大招。11月下旬环流形势,在中高纬度有可能出现前面提及的“大坝蓄水”情况,一旦“开闸放水”,就有可能形成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过程,还望大家注意。
(来源:科普中国)
2026年忻州市第八届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征集活动来啦!2025-11-06 20:42
樊锦诗送神十九乘组出征2025-11-06 20:40
湖南省审计厅厅长陈博彰调任省财政厅党组书记2025-11-06 20:08
登高望远 八达岭长城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2025-11-06 19:41
7500元/期网课费!襄阳四中否认引争议:教育创新还是资源变现?2025-11-06 19:34
考研报名结束啦!!写点鸡汤喝喝吧!!2025-11-06 19:13
朝鲜发布韩国无人机渗透进入平壤事件最终侦察结果2025-11-06 18:49
一场顶级较量,被裁判控了平2025-11-06 18:35
俄科研机构称监测到5个月来最强烈太阳耀斑2025-11-06 18:25
委内瑞拉西北部发生5.0级地震2025-11-06 18:06
震北约 破“金穹” 俄试射核动力导弹有多重考量2025-11-06 20:24
知名主持人顾国宁因突发疾病逝世,终年46岁2025-11-06 20:22
玉渊谭天丨中美经济工作组谈了什么?独家披露2025-11-06 20:05
林诗栋:登堂入室,鱼跃龙门2025-11-06 20:04
足球报:邵佳一确认出任中国国家队新任主帅!2025-11-06 19:33
16座万亿城市前三季度成绩单 天津再次反超宁波2025-11-06 19:25
哈马斯方面称正在研究有关结束加沙冲突的新建议2025-11-06 19:24
印媒称印中将完成军事脱离接触2025-11-06 19:01
学生坠楼身亡,烟台理工学院通报2025-11-06 18:46
“单独谈判”干扰中欧磋商进程 商务部郑重表态2025-11-06 18:24